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

《解答》策略績效管理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配分:[10.00]
得分:
1.

「指標所指涉的,並非機關業務或政策推動所期望達成的最終結果,而是在最終結果達成前的過渡狀態或中間結果」。請問上述所指的是哪一種類型的績效指標?

  1. 投入型
  2. 過程型
  3. 產出型
  4. 中介結果型
  5. 成果型
詳解:

請參閱教材3-2

配分:[10.00]
得分:
2.

運用OKR時,最基本的,可以哪一種週期來定期滾動設定、檢視和檢討我們的「目標」與「關鍵成果」?

  1. 每兩週
  2. 每個月
  3. 每季
  4. 每半年
  5. 每年
詳解:

請參閱教材4-2

配分:[10.00]
得分:
3.

在我們運用「指標SMART選擇矩陣」來評選備選指標時,對於指標目標值的可達成性,應該比其挑戰性更為看重。

詳解:

請參閱教材3-3

配分:[10.00]
得分:
4.

為能提供機關與同仁較為即時的績效監測與資訊反饋,以下列何者做為績效資料蒐集與分析報告的週期較為適當?

 

  1. 每兩週
  2. 每個月
  3. 每季
  4. 每半年
  5. 每年
詳解:

請參閱教材5-1

配分:[10.00]
得分:
5.

下列哪一項策略績效管理系統,具有策略定錨的責任與效果?

  1. 策略目標界定系統
  2. 訊息溝通系統
  3. 執行與回饋系統
  4. 績效評核系統
  5. 執行與監測系統
詳解:

請參閱教材1-3

配分:[10.00]
得分:
6.

「關鍵績效指標的設定」是屬於下列策略績效管理中的哪一項系統?

  1. 策略目標界定系統
  2. 訊息溝通系統
  3. 執行與回饋系統
  4. 績效評核系統
  5. 執行與監測系統
詳解:

請參閱教材1-3

配分:[10.00]
得分:
7.

OKR的概念中,一項具有挑戰性的KR,若能獲得下列哪一種水準的評價,就已經表示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

  1. 0.4~0.6分
  2. 0.7~1.0分
  3. 0.9~1.0分
  4. 1.0~1.2分
  5. 1.2~2.0分
詳解:

請參閱教材4-2

配分:[10.00]
得分:
8.

下列何者不屬於平衡計分卡的基本四大構面?

  1. 學習與成長
  2. 顧客
  3. 財務
  4. 教育訓練
  5. 內部流程
詳解:

請參閱教材2-1

配分:[10.00]
得分:
9.

下列哪一個數值才是KaplanNorton所建議,一個組織的平衡計分卡中,關鍵績效指標(KPI)數量的合理範圍?

  1. 15~20個
  2. 20~40個
  3. 20~25個
  4. 30~40個
  5. 40~45個
詳解:

請參閱教材2-2

配分:[10.00]
得分:
10.

當我們運用「重要性vs.緊急性矩陣」來盤點機關業務後,可針對落在「重要且緊急」區塊的業務,規劃設計關鍵績效指標。

詳解:

請參閱教材3-3

《解答》談國家數位發展的策略方向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配分:[10.00]
得分:
1.

行政院推動臺灣數位國力發展,是以什麼驅動經濟與社會變革?

  1. 資本
  2. 資金
  3. 資料
  4. 以上皆是
配分:[10.00]
得分:
2.

全球數位創新浪潮持續推陳出新,產業經濟發展有一項關鍵特性就是「打破原有產業界線」,請問下列哪一項案例是代表此一性質?

  1. Tesla 要賣電動車
  2. Toyota 要賣油電車
  3. Apple 要賣電動車
配分:[10.00]
得分:
3.

為保障所有人擁有平等的數位發展機會及享有公平的數位公民權利,我們稱之為?

  1. 數位主權
  2. 數位治理
  3. 數位人權
  4. 以上皆是
配分:[10.00]
得分:
4.

請問全球數位經濟發展主軸為何?

  1. 平台經濟
  2. 資料經濟
  3. 以上皆是
配分:[10.00]
得分:
5.

請問行政院從哪些面向部署台灣數位國力發展?

  1. 資料治理
  2. 智慧加值
  3. 萬物互聯
  4. 資安防護
  5. 數位匯流
  6. 以上皆是
配分:[10.00]
得分:
6.

行政院組織改造中,蔡英文總統提出成立何種組織,以期有效統合我國數位國力的發展?

  1. 數位科技發展委員會
  2. 數位科技部
  3. 數位發展部
  4. 國家數位發展部
配分:[10.00]
得分:
7.

數位經濟包括跨域創新,並且數位必須融入到每個產業,請問其最核心資產為何?

  1. 資金
  2. 資料
  3. 資本
  4. 以上皆是
配分:[10.00]
得分:
8.

下列陳述「數位疆土」的性質,何者正確?

  1. 數位疆土已經成為國家影響力的延伸
  2. 國家疆土概念已經從地理政治層面,延伸到虛擬網路的數位主權層面
  3. 數位主權是一個國家管理及運用自己數位資源的權力
  4. 科技與數位領域不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政治與戰略的問題
  5. 以上皆是
配分:[10.00]
得分:
9.

為實踐數位國家的目標,行政院制定數位國力發展的六大策略,以下何者正確?

  1. 完備法制、槓桿產官學研資源
  2. 開放創新、厚植跨域合作網絡
  3. 軟硬攜手、擴大數位轉型動能
  4. 沙盒實證、加速創新應用商轉
  5. 早期部署、深耕前瞻應用科技
  6. 全球運籌、成為最可信賴夥伴
  7. 以上皆是
配分:[10.00]
得分:
10.

因應數位國家、創新經濟之發展趨勢,行政院將動態檢視並研修相關法規,以下修法方向何者正確?

  1. 資通訊安全與個人保護
  2. 智慧財產權保護
  3. 數位資產與企業籌資
  4. 以上皆是

《解答》《人權搜查客》人權遺址走讀─不可不知的暗黑遺址 ft.旅遊作家唐宏

 

 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配分:[10.00]
得分:
1. 請問下列敘述是否正確?《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合稱為兩公約,我國藉由制定《兩公約施行法》將國際公約內國法化,因此即便我國非聯合國會員國,兩公約在我國仍具法效力。
配分:[10.00]
得分:
2. 「暗黑文化遺產」(Dark Heritage/Difficult Heritage)是紀錄黑暗歷史、死亡或傷痛回憶的場址,像集中營、刑場、戰俘營等場所,主要是檢討人類所犯下的的悲劇,且警惕世人絕對不可重蹈覆轍。
配分:[10.00]
得分:
3. 「奧斯威辛集中營」係於1940年由納粹德國下令建造,透過滅絕營對猶太人實行有系統的大屠殺行動。此行為違反《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對生命權的保護及第7條不得施以酷刑對待的原則。【提示】《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第1項:「人人皆有天賦之生存權。此種權利應受法律保障。任何人之生命不得無理剝奪。」、第7條:「任何人不得施以酷刑,或予以殘忍、不人道或侮辱之處遇或懲罰。非經本人自願同意,尤不得對任何人作醫學或科學試驗。」
配分:[10.00]
得分:
4. 「柏林猶太博物館」特殊的建築設計是館方刻意安排,主要目的是透過空間設計使訪客感受到猶太人在德國充滿艱難與挑戰的歷史感,展示一段傷痛的歷史,也提醒人們現在所擁有的人權、自由都得來不易。
配分:[10.00]
得分:
5. 不義遺址是指在威權統治時期,國家透過不當手段和體制,系統性傷害人權的種種「不義作為」的歷史現場。臺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及綠島紀念園區,就是為了認識昔日臺灣白色恐怖、人權發展歷史,及不忘卻這段歷史的傷痛與教訓而設。
配分:[10.00]
得分:
6. 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德國集中營等暗黑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透過實際行動呼籲保留這種被認為負面、暗黑的文化資產,期望大眾將歷史的錯誤做為未來的提醒,透過負面展示的反省,達到正面教育的功能。
配分:[10.00]
得分:
7. 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系統表面上是幫助原住民兒童受教育,然而其目的係著重消除原住民文化與信仰對兒童的影響,並以同化政策迫使兒童與父母分離,融入主流的加拿大文化,在該系統施行的一百多年中,至少6000名學童在就學期間死亡。請問下列敘述是否正確?將原住民族學童與其父母隔離的作法,形同「文化滅絕」。
配分:[10.00]
得分:
8. 轉型正義啟動於重大人權侵害事件發現之後,透過完整呈現歷史、對受難者及家屬撫慰補償、對從事迫害的人在法律上或道德上予以追究,並期望為政治的、族群的、或種族等因素造成的分裂做善後與關係的修補。
配分:[10.00]
得分:
9. 依《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7條意旨可知,任何人不得施以酷刑,或予以殘忍、不人道或侮辱之處遇或懲罰,除禁止造成身體痛苦的行為,也禁止使受害者遭受精神痛苦的行為。【提示】《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0號一般性意見解釋,第7條不僅禁止造成身體痛苦的行為,而且也禁止使受害者遭受精神痛苦的行為。此外,委員會還認為,禁止的範圍應當擴及體罰,包括以過度的體罰作為教訓和懲戒措施。在此方面,宜強調指出的是,第7條特別保障教育和醫療機構內的兒童、學生和病人。
配分:[10.00]
得分:
10. 《禁止酷刑公約》是延伸補充《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7條明示的「任何人不得施以酷刑,或予以殘忍、不人道或侮辱之處遇或懲罰。」也是內政部逐步要落實到國內法化的人權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