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答案 學生答案 |
配分:[10.00] |  得分: | 1. 下列關於國民參與審判的效益哪些正確?- 國民將參與審判的經驗、溝通的價值及法律的邏輯思辨擴散給親友
- 法官受了來自社會多元價值觀點的刺激、拓展思維,會將國民法感情反映在個案裁判中,並推及於往後的其他案件
- 為了使身邊的人更認識司法與法院的運作,國民可以將任何案件內容分享給親友
- 法官會將其從國民參與審判所汲取的豐富經驗及民眾多元意見擴散給其他法官
| |
配分:[10.00] |  得分: | 2. 下列關於刑事審判的原理原則哪些錯誤?- 無罪推定:指無論證據所呈現的事實為何,都該判斷為無罪
- 罪刑法定:以行為時的法律是否有處罰規定作為基準
- 證據裁判:認定被告有罪,必須基於在法庭所提出而且經過合法調查的證據來判斷
- 自由心證:指對於證據的評價與事實的認定,都可以隨心所欲的判斷,不須受檢察官、辯護律師或任何規範拘束
| |
配分:[10.00] |  得分: | 3. 備位國民法官於審理過程中可以聽訟、問案,但評議時不可以投票表示意見。 
| |
配分:[10.00] |  得分: | 4. 國民法官於審判中的職權,哪些正確?- 除了專心聆聽並觀察法庭上的活動外,就不能發言或開口問問題,以免打擾法庭秩序
- 國民法官於審判中的職權,大致上與職業法官相同
- 必須秉持中立客觀的精神,依刑法的原理原則及所合法調查過的證據綜合判斷案情
- 涉及專業法令解釋、證據能力、調查必要性及訴訟程序的裁定,仍由職業法官決定
| |
配分:[10.00] |  得分: | 5. 國民法官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參觀並記錄完整的審判流程。 
| |
配分:[10.00] |  得分: | 6. 國民法官須具備法律知識背景才可以擔任。 
| |
配分:[10.00] |  得分: | 7. 下列各種身分何者沒有正當理由可以拒絕擔任國民法官?- 在國中任教的萱萱
- 有憂鬱症的小明
- 需看護奶奶的小美
- 曾擔任國民法官滿6年的阿忠
| |
配分:[10.00] |  得分: | 8. 下列何者非國民法官需執行的義務?- 據實陳述義務
- 聽從訴訟指揮之義務
- 接受新聞採訪或上網分享審判案件內容之義務
- 評議義務
| |
配分:[10.00] |  得分: | 9. 下列關於審判流程何者錯誤?- 審前說明-審判前,將會由審判長帶著國民法官們進到會議室說明刑法法律依循的原理原則及審判流程
- 言詞辯論-在所有證據都調查完畢後,檢察官、辯護人分別就己方認為被告有沒有罪、犯什麼罪、要判多重的刑等各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辯論
- 終局評議-國民法官獨自離開法庭,討論評議後作成判決
- 宣判-合議庭及國民法官都回到法庭,由審判長宣示判決主文
| |
配分:[10.00] |  得分: | 10. 下列哪些是提供給國民法官的保障?- 給予公假
- 補貼相關費用
- 對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的身分保密
- 專車接送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